新书本网
会员书架
首页 >女生小说 >我的父亲是曹操 > 第464章 司马懿东归襄阳,益州之势初峥嵘

第464章 司马懿东归襄阳,益州之势初峥嵘(2 / 2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

没有司马懿,没有司马一族,还会有别的人,别的族出现。

既然是这样的话,为何不从根本上解决呢?

让曹氏、夏侯、丁家三族子弟,全都在自己麾下接受历练与磋磨,曹昂就是存着培养核心圈层人才梯队的想法,只要紧密围绕他而转的三族子弟,能够一个个茁壮成长,甚至有些能改变早逝的命运,那么一些事就会跟着而变。

其实真要说起来,当初在建安二年,曹昂提出想在南阳历练,除了想通过先知先觉的优势,来尽可能多的抢占优势与先机,凭借那一次次动荡下,壮大自身实力及增强曹氏底蕴的设想下,曹昂还藏着一个想法。

以他的快速崛起,为曹操分忧下,能让曹操多活几年。

回顾曹操的一生,不难发现曹操在很多时候不是领军跟强敌交战,就是在赶赴战场的途中,如此态势下,曹操还要分神去看顾好汉室中枢,还要跟一个个政敌交手,这压力可想有多大。

而造成这一切的起点,其实就是第一次征伐张绣之战,随军前去历练的长子战死了,如果是跟张绣所部交战战死,那或许还好些,偏偏是因为曹操的缘故,才导致其死在这不该发生的风波下。

这直接导致丁氏把曹操给休了。

哪怕曹昂不是丁氏生的,但被丁氏养大,关键曹昂之母还是丁氏的女婢,这跟亲生的没有区别。

在曹昂的身上,丁氏寄托了太多。

曹昂的死,直接导致曹氏、夏侯、丁家三族分裂,即便在丁氏走了,仍有丁家的人在曹操麾下驱使,可那感觉变了。

破镜岂能重圆?

“叫他进来吧。”

曹昂对书房外站着的典满说道。

“夫君,妾身先退下了。”

“好。”

将曹稷递给夏侯涓,看着这对母子,曹昂脸上露出淡淡笑意,因为他的缘故,曹氏、夏侯、丁家三族已跟铁板一块,这话是一点都不夸张的。

或许这会在今后,出现一些别的事情。

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,曹昂从建安二年开始,就有针对性的去做一些事,这就注定其在三族的地位及威望是不一样的,如此就能提前消除掉不少隐患。

“懿拜见长公子!”

司马懿的声音响起,打破了此间的平静。

坐于主位的曹昂,打量着司马懿,看着所穿衣袍,衣角处的磨损,及衣袍上沾的土尘,曹昂就知司马懿这一路是加急赶回来的。

“老师叫仲达归襄,可是益州出现什么变动?”

想到这里,曹昂撩袍对司马懿说道。

“长公子,这是军师所写书信。”

在曹昂的注视下,司马懿取出一封密封完好的书信,双手捧着,低首朝曹昂走了过去。

不知为何,司马懿的心跳加快不少。

在其他人面前,哪怕是年长很多的长辈,司马懿都能保持那份从容不迫,即便是面对几次征召,司马懿都没有选择应征出仕,因为司马懿看出天下动荡会持续很久,在一些事态没有明朗前,就贸然选择出仕的话,这对司马一族并非什么好事。

可直到有一日,来自许都的一队人来了,一切都跟着变了。

那一日之后,不止司马懿出仕了,他的兄长司马朗,他的几个弟弟,全都被带走了,除司马朗在豫州外,司马懿,司马孚他们全被带去了荆州。

而促成这一切的,正是曹昂!

曹昂在短短数载下的强势崛起,带来的影响与冲击是极大的,特别是在同龄人之间,那就宛若高山一般的存在,让不知多少人仰视。

“赵韪去了江州。”

曹昂的声音响起,这让司马懿回过神来。

“是的长公子。”

司马懿忙作揖拜道:“今下益州的局势,是各方纷争不断地,虽说刘璋据守在成都一带,也跟麾下诸派达成一些共识,特别是东州兵这边……”

“刘璋的日子,今后在益州不好过了。”

不等司马懿讲完,曹昂似笑非笑的出言打断,“张鲁叛据在汉中一带,庞羲于阆中一带聚兵,赵韪跑去了江州,就此等态势下,益州治下诸族,别管是本土的,亦或是客居的,那都能瞧出这股乱象将持续下去。”

“更为重要的一点,是益州治下的诸蛮众夷,肯定会趁着益州治下诸郡众县动乱下,继而做出对应举止的。”

“刘璋不能在最短时间扑灭这股动乱,且不提上述提及的种种势力或群体,到底会怎样把,但是作为益州之主,但却属外来的江夏刘氏族长,可就在益州失去了人心啊。”

司马懿低垂着脑袋,可思绪却很复杂。

因为曹昂讲的跟今下益州之势没有任何区别。

他这次秘密赶回襄阳,就是要向远在襄阳的曹昂讲明情况的,只有这样,他肩负的另一项职责,才能对曹昂如实禀明。

可是仅透过贾诩所写书信,曹昂就看透了益州今下的本质,说实话,在司马懿的内心深处是有惊意的,而在这惊意之下,也生出了敬畏。

‘司马懿真是够小心谨慎的,这处世之道难怪能骗了那么多人。’对司马懿所想,曹昂不知,但透过司马懿的举止,却让曹昂心生感慨。

司马懿这个人,他是要用的,不过用归用,牵扯到核心的一些权力,肯定是不能给他的。

不仅是这样,曹昂会让一些人来制衡,如诸葛亮、庞统、徐庶等人,毕竟他们的年纪是相仿的,当然司马懿这个人,也未尝不是在制衡诸葛亮他们,有些事尽在不言中。

因为他的缘故,使得不少事或人都变了。

别的不说,单单是聚拢在他麾下的文武,这规模实在是太多了,这固然为曹氏夯筑了根基与底蕴,但与之相对的,也将一些隐患和问题在曹氏麾下出现,对于曹昂而言,他需要制衡好,约束好这一切,不然的话,当曹氏更进一步时,有些矛盾与隐患,就会跟着而爆发出来。

曹昂可不希望更进一步的曹氏,陷入到无休止的内耗内斗中,从而忽略了对外的战略部署!!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